【群益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曾永堅】
投資市場再燃起中國中央政府短期內將加快推出一些穩增長措施的憧憬,避免中國整體經濟形勢惡化,以保中央的〔增長與就業底線〕,有關憧憬激勵中港股市於7月11日明顯彈升,國企指數升幅相對恆生指數突出。另一邊廂,市場對美國聯準會可能提早啟動有序退出政策的預期亦再稍降溫,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於同日回落至2.6%以下,而美匯指數大幅回落,對亞太區股市亦帶來正面作用。
6月份中國進口按年計已持續兩個月呈現負增長,連同中國同月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持續十六個月處於負增長之勢,結合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徘徊於50擴縮線邊緣,皆反映出中國工業生產活動持續收縮,對內需增長動力產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再遇上外貿形勢欠佳的環境,遂令中國經濟下行速度加快的風險增加。
在上述的背景之下,中國新決策層面臨穩定經濟增長與整理結構問題之間選擇的〔兩難〕程度有增無減。面對如此的經濟形勢,中國總理李克強於7月10日強調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經濟發展任務,而把穩增長放於首位,自然引發市場重燃中國中央政府將於短期內推出穩增長措施的憧憬。
不過,市場對中央就經濟增速的底線似未有共識。由於部份市場意見認為中國新決策層能夠容忍較低的經濟增速,在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為前提下,部份人疑慮中央政府是否暗中已把今年經濟增速目標降低。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上週五對外表示有信心實現今年7%增長目標,即時引發市場揣測中國中央政府是否已放棄今年3月全國人大會議時定下的7.5%今年經濟增速目標,加上,樓氏強調經濟增幅放緩是結構調整的必然現象,更強化市場對今年增長底線是否已調降的質疑,儘管中國財政部隨即指報導有誤,而官方媒體更正相關數字為7.5%。
在全球高度關注中國於7月15日發佈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之前,中國於7月12日發佈6月份貸款增長及貨幣供給數據,反映市場流動性的狹義(M1)與廣義(M2)貨幣供給量增速明顯回落,6月份M2同比增速放緩至14%,雖然續高於中央政府設定今年目標的13%,但分別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5.2%及5月的15.8%。
M2同比增速明顯回落,反映出人民銀行於當月控制收緊銀行間流動性的政策顯見成效,令銀行業資產於當月調整、票據業務整理,從而減少資金空轉活動,此外,海外資金當月對美國可能提早退出量寬政策預期升溫,亦令國際熱錢流出,導致外匯佔款增長放緩,拉低6月份M2同比增速。
至於6月份M1同比增長較5月底下降2.2個百分點至9.1%,M1同比增速放緩速度高於M2,標示中國經濟活動正步向收縮。因中國新決策層繼續決心整理銀行體系問題,減少貨幣空轉,若經濟體系內的有效需求持續不足,在經濟下滑的貨幣基礎已呈現之下,下半年經濟增速實際依然面臨下行的風險。
投資人普遍關注本月下旬中國舉行的政治局會議,除期待決策層對下半年經濟政策定調的訊息,亦希望從中先尋找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要議題以及推動深化經濟改革的藍圖框架相關的軌跡。
市場接收到中國中央政府將[保底線]的訊息後,投資人普遍亦舒解就中國經濟可能硬著陸的心結,有助資金短期追捧中資股類預計訊息消費、清潔能源、環保、非銀行中資金融、鐵路、汽車與醫療股類成第三季資金焦點。美國聯準會發佈6月議息紀錄及其主席近日發表言論後,市場對會方於短期內縮減QE3.5規模稍降溫,預期短期內將反覆利多港股表現,恆生指數首個技術目標為21650點。首個主要技術支撐於20850點。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持有上述股份任何權益)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