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9日訪問印度。實則兩國關係若干領域無法進展,並在許多方面競爭。學者認為,應體認現實,將這視為正常,也不必用威脅或圍堵解讀兩國矛盾。
1個多月前,雙方在拉達克(Ladakh)邊界發生為期近3週對峙。緊張落幕後,李克強19日抵印國是訪問,反映既衝突又合作的國際政治現實。
新德里智庫戰略倡議論壇(Forum for StrategicInitiative)主任賽格爾(Arun Sahgal)說,美國試圖「再平衡」中國大陸的亞太影響力,「若中國太超過(pushing too much),可能把印度推向美國陣營」。他認為,大陸對印度的壓力會有其限度。
而新德里未必得圍堵北京,因為印度「東望政策」(Look East Policy)要成功,應以包容方式發揮作用且須納入大陸。
賽格爾強調,印度並非在東南亞或東亞跟大陸競爭,因為海上交通安全、南海、海上航行及貿易自由,對區域內所有開發中國家都是重要議題,「不該是印度圍堵大陸這樣的議題;印度也不想成為中國對抗(美國)平衡戰略的一部分」。
新德里智庫中國研究所(Institute of ChineseStudies)副主任鄭嘉賓(Jabin T. Jacob)則呼籲外界務實看待兩國關係目前確有若干領域無法進展的現實,「這現實就是,印、中在不同統治方式、政治體制、意識型態下發展,會一直有若干衝突。雖不是有形衝突,這些歧見卻不容易掩蓋或克服,且會持續好幾年」。
他又說,「讓我們實際點,印、中會在許多領域合作,但也會在許多方面競爭、處於醞釀階段,並相互再平衡。重點是,須將這視為正常,若雙方認為這樣就須懷敵意,那就會出問題」。
李克強海外首訪抵印具重要象徵意涵,但鄭嘉賓不忘強調「別把『象徵』這事看太重,我們才剛發生造成倒退的拉達克越界事件,未來也可能再出問題」。
他認為,印度會跟大陸所有鄰國發展關係,但不是為了圍堵北京,而是因跟日本、越南、蒙古等國交往符合利益,「這就跟中國也跟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交往一樣,不該被解讀成威脅或圍堵」。他又說,如果只為威脅或圍堵大陸才這麼做,那麼它將是非常愚蠢的策略。
對於台灣在印、中關係上扮演的角色,鄭嘉賓說,大陸跟台灣建立經濟關係,印度當然也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跟台灣拓展經濟和政治關係,「相信北京有足夠彈性可接受」。
「一中」字眼是否出現李克強與印度總理曼莫漢(Manmohan Singh)聯合聲明中?鄭嘉賓說,「不提『一中』不代表新德里政策改變;若只在任何聲明中加入『一中』,也不代表我們因此就不改善跟台灣的關係」。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
留言列表